王崇臣: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市政工程)
硕士生导师(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建筑遗产保护)
北京市百千万人才(2016)
北京市高创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2016)
北京市教委长城学者培养计划 (2018)
北京市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人选(2014)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019)
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2009)
北京市优秀人才(2013)
北京建筑大学领军人才(2017)
北京建筑大学青年教学名师(2019)
教育经历:
化学工艺专业学士学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应用化学硕士学位(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
学术兼职及服务:
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秘书长、理事
SCI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
Environmental Functional Materials副主编
中文核心期刊《工业水处理》副主编
SCI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编委
中文核心期刊《环境化学》编委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编委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材料学会高级会员
国际水协会员
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湘南稀贵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创新分会执行主任委员
北京化学会青少年科普委员会副主任
第二届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环境化学家论坛共同主席
中国材料大会环境工程材料分会主席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水处理材料分会主席
全国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水处理材料与药剂分会主席
本人获奖:
北京建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4.6)
北京建筑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19.3)
北京建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9.6)
首届安捷伦杯中国化学快报环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9.9)
首届北京地区广受关注的学术论文奖获得者(2019.9)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7—2018年度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2019.10)
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019.12)
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景焕平(2014年)、张艳秋(2015年)、赵晨(2015年,联合培养)、周坤朋(2016年)、李珺娇(2017年)、宋晓旭(2018年)、王恂(2019年)、马思琪(2020年)、衣晓虹(2020年)、李玉璇(2020年)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赵晨(2016年)、李珺娇(2018年)、宋晓旭(2019年)、衣晓虹(2019年)、王恂(2020年)、庞达(2020年)、李玉璇(2021年)
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毕业生:景焕平(2015年)、张艳秋(2016年)、赵晨(2016年,联合培养)、张佳(2017年)、李珺娇(2018年)、宋晓旭(2019年)、衣晓虹(2019年)、庞达(2020年)、周云彩(2020年)、王恂(2020年)、陈丹丹(2020年)、李玉璇(2021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景焕平(2015年)、张艳秋(2016年)、赵晨(2016年)、张佳(2017年)、李珺娇(2018年)、王茀学(2018年)、刘昂(2018年)、衣晓虹(2019年)、宋晓旭(2019年)、徐雪艳(2019年)、庞达(2020年)、周云彩(2020年)、王恂(2020年)、陈丹丹(2020年)、王朝阳(2020年)、李玉璇(2021年)、韦娴(2021年)、王佳玮(2021年)
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景焕平(2015年,同济大学)、张艳秋(2016年,同济大学)、赵晨(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周坤朋(2017年,北京建筑大学)、杜雪冬(2018年,南开大学)、衣晓虹(2019年,北京建筑大学)、王朝阳(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王茀学(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李玉璇(2021年,清华大学)、张秀武(2022年,南开大学)
研究领域:
1)用于环境修复的金属-有机骨架
2)水文化
联系方式:wangchongchen@buce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