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快乐实践,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参加北京建筑大学开放性实践活动

          2017年01月16日清晨,北京建筑大学学院楼B座前早早的停了六辆客车,车上坐满了不停张望的小学生,他们对即将要参加的实践活动充满期待。今明两天东城区某小学组织全校2-6年级学生来到北京建筑大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承办此项活动的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为小朋友们准备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包括古人的智慧—没有钉子用榫卯、会变色的紫甘蓝汁、污水寻宝—结晶法回收氨氮及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利用。

    王崇臣教授带领课题组王鹏老师、赵晨老师、付会芬老师及研究生本科生二十余人参加到实践环节。王崇臣教授首先讲授污水寻宝课程。课上,王老师首先利用身边的水环境、水污染问题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饶有趣味的生活常识将课堂内容传授给他们,并不时通过提问一些简单问题启发大家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生交流氛围热烈,整个课堂既井井有条,又活泼生动,而孩子聪明可爱的表现也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晨老师在雨水实验楼主讲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利用实践活动,赵老师首先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温室实验室、降雨大厅及精密仪器室,然后通过水多、水少、水脏等实际问题引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最后通过测定水质的色度、浊度等小实验,让小朋友对水质监测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研究生周坤朋同学在榫卯课上通过讲述和视频将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介绍给小朋友们,小朋友把典型的榫卯结构进行拼装、拆卸,了解榫卯的构造,之后通过拼装榫卯家具学习榫卯在家具上的应用,使孩子们见识到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工艺中的精髓、认识到古人巧妙的智慧。

     会变色的紫甘蓝汁项目通过分别加入白醋和食用碱面使紫甘蓝汁变成红色或者绿色的实验,让孩子们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秘化学世界。

     

    此次活动持续两天,该校2-6年级全体小朋友全体参加实践活动,每一项课程都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孩子们在活动中也忙的乐此不疲,参与热情高涨。实践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的、深刻的,也是难忘的。丰富的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能力有了全方位的锻炼,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锻炼了品质。最后孩子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北京建筑大学,同时也期待着能够再次来到学校参与这种实践活动。

    本次是国家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优势资源的系列活动之一。自2015年开始,我校被列为北京市教委初中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依托上述三个科研基地的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开发出污水寻宝系列、会变色紫甘蓝汁、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利用、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自来水厂搭建、古人的智慧—没有钉子用榫卯、老北京四合院搭建等十余个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验项目。目前实践活动已经接待来自东西城、大兴、海淀、石景山等12个区县的中小学生4000余人次。开放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校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口碑,为履行社会责任做出了新的贡献。